清代是中國陶瓷發展的黃金時代,繼承并發揚了元明時期傳統的青花、五彩瓷器,創燒出粉彩、琺瑯彩等品種,在顏色釉瓷器燒造領域取得突出成就。澎湃新聞獲悉,8月29日,“榷陶清暉——館藏康雍乾官窯瓷器展”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。
作為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,遼寧省博物館藏有數量眾多、不同歷史時期的陶瓷器,已陸續舉辦“明清瓷器精品展”“遼代陶瓷精品展”等展覽。不過,此次“榷陶清暉——館藏康雍乾官窯瓷器展”中展出的這74件/組,全都沒在其他展覽中展出過。
“榷陶清暉——館藏康雍乾官窯瓷器展”現場
【資料圖】
“榷陶清暉——館藏康雍乾官窯瓷器展”現場
清代陶瓷生產,除以景德鎮的官窯為中心外,各地民窯都極為昌盛興隆,并得到很大的成就,尤其西風漸進,陶瓷外銷,西洋原料及技術的傳入,受到外來影響,使陶瓷業更為豐富而多采多姿,也由於量產及仿制成風,畫院追求工細纖巧,雖有驚人之作,但少創意而流於匠氣。
“榷陶清暉——館藏康雍乾官窯瓷器展”現場
“榷陶清暉——館藏康雍乾官窯瓷器展”現場
清康熙紫綠彩龍紋盤
清乾隆黃地青花云龍紋寶月瓶
清代瓷器清朝前期,景德鎮瓷器代表了國內乃至世界制瓷的最高水平。隨著國內外及宮廷對景德鎮瓷器的需求量的激增,使康、雍、乾三代的景德鎮瓷業進入了制瓷歷史高峰??滴醯那嗷?、五彩、三彩、郎窯紅、豇豆紅、琺瑯彩等裝飾品種,風格別開生面;雍正的粉彩、斗彩、青花和高低溫顏色釉等,粉潤柔和,樸素清逸。乾隆的制瓷工藝,精妙絕倫、鬼斧匠工,前無古人。青花玲瓏瓷、象生瓷雕、仿古銅、竹木、漆器等特種工藝瓷,惟妙惟肖,巧奪天工。
清乾隆暗刻款仿白定釉蓮子盒
清乾隆青花礬紅彩小碗
清雍正青花折枝蓮紋盤
清乾隆斗彩花卉小碗
清乾隆青花蓮托卍字紋琵琶瓶
清乾隆彩綠龍紋八寶蓋罐
“榷陶清暉——館藏康雍乾官窯瓷器展”海報
瓷業興、百業興,乾隆時督陶官唐英《陶冶圖說》:“景德鎮袤延僅十余里,山環水繞,僻處一隅,以陶來四方商販,民窯二、三百區,工匠人夫不下數十萬,籍此食者甚眾?!?
“江山代出神功手,天下皆知此物華”。如玉般溫潤的肌骨、靚麗而深沉的釉色、飄逸靈動的線條刻畫,無數匠人用爐火純情的技藝燒造出的絕世佳品,光彩奪目。凝固在悠久歷史長河中的陶瓷文化,昭示著中華民族卓越的創造智慧。
(本文據遼寧省博物館相關展覽資料綜合報道。)
關鍵詞:
版權與免責聲明:
1 本網注明“來源:×××”(非商業周刊網)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
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,文責自負。
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,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4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。